上完课,朱棣回到王府。

    把最近的一些杂事处理一下后,不一会,魏忠走了进来。

    朱棣抬头看了他一眼,问道:“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“回王爷,您之前吩咐的,调查的盐运的事情,已经有了结果,这是具体的情况。”魏忠递过来一叠文件。

    朱棣结果魏忠递过来的文件,边看边问:“你先大体上说一下把。”

    “回王爷,目前民间商人想要贩卖盐,首先需要的是盐引,商人必须先向政府取得盐引。凭盐引到盐场支盐,再运输到指定销盐区,才能卖盐。

    因为边境缺粮,而想要获得盐引,又需要盐商往边境缴纳粮草,再由官府颁发盐引,一个盐引能换三百斤盐。”

    朱棣有些惊讶,没想到卖个盐还这么麻烦,问道:“哦?那就算是我们要去卖盐,也还少不了这些麻烦吗?”

    魏忠回道:“王爷,恐怕是的,关于贩盐这一块的政策,这都是皇上颁布的开中法规定的,之所以要规定盐引要在边塞用粮草来换,也是为了缓解边境的粮草压力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我们要卖盐的话,没有这么麻烦,王爷的领地燕京本身就包含有边境,盐引对我们来说没什么问题,想要多少就要多少,就是怕落人口实。对王爷不利。”

    朱棣考虑了一下,虽然盐引这种东西,某种程度上来说,自己都可以管理,但是这还是有朝廷政策,自己也不好违背。

    虽然作为王爷,就算稍微插手也没有什么问题,但是落人口实总是不好,而且自己的原本打算卖盐的规模也不小,总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,自己还是按照规矩操作稳妥一些。

    想到这些,朱棣点了点头,肯定地说道:“确实,我们要买盐的话,也是要按照规矩来,不要徇私枉法,免得后面出问题,还有就是,目前老百姓是这么吃盐的?价格如何?”

    魏忠回道:“王爷,目前都是盐商贩盐,运到地方后,再卖给地方的里长,有里长分发到户。老百姓直接在里长那里领盐。

    而由于首先就需要往边塞捐献粮草,才能获得盐引,而再加上运输成本,盐税,现在的一斤的食盐,可以换一到两斤的猪肉。”

    朱棣皱了皱眉头,说道:“这么贵?还有盐税?”

    魏忠有些奇怪,这不是很正常吗?不过还是说道:“是,王爷,盐税就是每个人要交的税的一种,规定的是“每斤纳米四升三合二抄五撮”,所以盐的价格贵,不过总的来说,历朝来说都差不多这个价格,现在盐价还是很平稳。”

    想着这个盐价,放在现代就是四、五十一斤的盐,谁吃得起?

    而且吃盐还要交税,这些人真的是不放过老百姓身上的一点油水,渣都要榨出来点油才行。

    朱棣虽然有些惊讶,但是也不难理解,难怪那些历史上出名的大商人,想什么一时风头无两的晋商、徽商,无一不都是染指的贩盐行业,怎么高的价格也就不足为奇。

    朱棣问道:“那现在是怎么生产食盐的?生产的效率如何?”

    “现在朝廷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区,如两淮盐区、两浙盐区、山东盐区等,大区之下再分设若干盐场,因为是按照食盐的销量,决定食盐的供应量,所以将全国产盐区,每个盐场生产出来的盐,严格规定其专门供应给若干州县的吃盐群众。

    而目前的盐区产盐的是叫做灶户,盐场都是在盐运司的管理,生产出来的食盐都是由他们回收,每家灶户都还要出一个人服役,为盐场生产食盐。

    生产效率按照规定,服役的人,每天要生产三升。”

    每个人每天生产三升,朱棣大概算了一下,效率太低,明朝的一升在朱棣的前世也是差不多一升左右,没有变化,盐的密度是水的两倍左右,三升盐也就六千克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