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了这么多,那么,巫蛊术究竟是如何来害人的呢?

    一般来说,共有接触法、投食法、变化法和嫁祸法这四种。

    接触法最好理解,就是让蛊与受害人接触,主要是指叮咬,被咬之人自然便会身中蛊毒。

    被这样的毒蛇咬上一口,后果可想而知

    这一点从科学角度也很好解释,许多所谓“蛊虫”本来就是毒性极强的生物,使人中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
    稀奇的是,很多蛊虫并不只是在受害人身上咬一口而已,它有时候还会钻入受害人体内,吞食其五脏六腑、直到将其变成皮包骨头之后才肯出来。

    五代时候王仁裕的笔记《玉堂闲话》中的就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:

    “郎中颜燧者,家有一女使抱此疾,常觉心肝有物唼食,痛苦不可忍。累年后瘦瘁,皮骨相连,胫如枯木。偶闻有善医者,于市中聚众甚多,看疗此病,颜试召之。医生见曰:“此是蛇蛊也,立可出之。”于是先令炽炭一二十斤,然后以药饵之。良久,医工秉小钤子于傍,于时觉咽喉间有物动者,死而复苏。少顷,令开口,钤出一蛇子长五七寸,急投于炽炭中燔之”

    简单概括下下:颜燧之女身中蛇蛊,体内寄生者一条五七寸的蛊蛇,最后医生先用药将毒蛇药昏,待其复苏之时,再猛的将其从人的嘴巴里面扯出来。

    毒蛇钻入人体不大说得通,想来应该是寄生虫一类的生物,古人知识水平有限,将其误认为是蛊虫,也在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人体内的许多寄生虫都形如小蛇,也许是古人将其错以为是某种特殊的“蛊虫”了

    除了咬人法以外,投食法也很常见。

    投食法其实就是投毒,不过投食不是直接把蛊虫投喂给受害人。而是提取蛊虫的毒液、**、唾液和粪便等物,掺入受害者的食物中。这个十分常见,就不多介绍了。

    咬人法和投食法总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。

    接下来要说的两种法子,就完全不讲道理、邪门得很了。

    首先是变化法,所谓变化法,即:不需要让蛊毒与被害者进行物理上的接触,只需要念诵指定的咒语或举行特定的仪式,蛊虫自然会变化成各种奇异的怪物或鬼魅,从而害人于无形之中。

    变化法的最典型例子莫过于隋朝宫廷历史上的“猫鬼巫蛊”。

    隋唐之时,巫蛊之术盛行,当时的很多人都相信猫死后会化成猫鬼,如果使用特定的仪式和咒语,就能控制猫鬼,从而利用其来害人或是牟利。

    为了得到猫鬼,当时很多术士都会大肆捕杀猫类,被杀掉的猫便称之为“猫鬼蛊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