护理管理文学网>仙侠>从明朝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> 第六十二章 晒盐法
    吩咐完魏忠的事情后,朱棣看着时间没到中午。

    朱棣拿出纸笔,开始规划自己的盐场。

    生产海盐的盐场,首先就是选址,虽然都是以海水为原料,理论上来说不管建在哪里都可以。

    但是不同的地方,海水的含盐量是不同的,从成本来考虑,含盐量高的地方,成本当然更低。所以选址就比较重要了。

    按照朱棣的封地燕京的地理位置,朱棣也没有派人去燕京的沿海各地考察,朱棣直接查询了后世的产盐地。

    按照朱棣找到的资料,在燕京封地内的,最合适的就是长芦盐场,位于后世河北境内的渤海岸,如今也正好在朱棣的封地内。

    长芦盐场在后世,是全国三大盐场之一,也是全国海盐产量最大的盐场,产量约占全国海盐总产量的四分之一。

    由于长芦盐场的海滩宽广,泥沙布底,也有利于开辟盐田。

    并且这里的气象条件很好,风多雨少,日照充足,蒸发海水很快,非常有利于海水的浓缩。

    朱棣把盐场建立在这里,是一个相当合适的地方,毕竟在后世能发展到全国四大盐场之一,不是靠运气的,它的环境确实是得天独厚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盐场的生产流程了,海盐到底是这么生产的?

    就算是现代的海盐生产工艺,也是相当简单,就四个步骤:

    纳潮:海水引入盐田或者储水池;

    制卤:是通过晾晒,蒸发,温差蒸发水分,这个过程中,并不需要认为操作,只需要让其自然蒸发就可以了,可以得到高浓度的卤水。

    结晶:得到高浓度的卤水后,在将其引入结晶池,继续日晒,海水就会成为食盐的饱和溶液,再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。这时得到的晶体就是我们常见的粗盐。

    收盐:结晶到一定程度,就是收盐了,收盐之后,剩余的液体称为母液,可从中提取多种化工原料。比如镁、溴……等等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一般来说,就是这几步,之后再看情况,是不是需要进一步的提纯。

    朱棣看完收集到这些资料后,有些不解,为什么这完全没有技术难度的东西,到现在都还没有发展起来?

    要知道,目前的煮盐法,是很耗费人力物力的,从最开始的卤水的制造,到后面用木材来煮盐,都是相当费时费力的事情。而且对于木材的消耗也不再少数。

    而晒盐法,不知道简单多少,整个过程夸张点说,就是开始把海水引入盐池后,就不需要人怎么操作,直接等到时候收盐就好了。起码来说节约几倍的人力物力。

    如果说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个方法也就罢了。

    但是根据朱棣的调查结果,目前已经有晒盐法出现,但是朝廷的绝大部分还是采用煮盐。朱棣感觉很奇怪。

    不过朱棣想了一会,大致也就明白了,这可以说是国营惹得祸,食盐这整个行业都把持在朝廷手里,整个行业都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,看来不管哪个时代,这都是一样的。